陈波逻辑学导论 1.1“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千问: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及演变

1. “逻各斯”(logos):源自古希腊词,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

  • 规律、原理、规则:由赫拉克利特首先引入哲学,表示万物变化的尺度,尽管变化无常,仍可被认知。斯多亚学派视其为神圣秩序,新柏拉图主义视其为可感世界的支配性力量,基督教中指上帝的话语,类似中国老庄哲学中的“道”。
  • 命题、说明、解释、论证:如亚里士多德对“逻各斯”的阐述。
  • 理性、推理、推理能力:相对于经验与直觉,表示有条理的思维。如柏拉图在《共和国》中将其与灵魂的理智部分相关联。
  • 尺度、关系、比例、比率:如亚里士多德提及音律的“逻各斯”。
  • 价值、分量:如赫拉克利特关于人之“逻各斯”高于其他事物的观点。
  • 词源学考察:现代希腊语中logos的诸义源于词根leg-(说、讲),并已分化为多条意义线索。Legein表示清晰、有序的言语表达,与理智、逻辑紧密相关。词义中“计算”一义源于计数时伴随的自言自语行为,与英语中的“tell”相似。

2.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与派生意义

  • 基本词义:言辞、理性、秩序、规律,其中“秩序”和“规律”为核心含义。
  • 派生意义:如“有秩序的”、“合乎规律的”即合乎“理性”;“推理”即遵循“规律”进行有“秩序”的、有条理的思维。

3. “逻辑”(logic)的产生与发展:

  • 词源:“逻辑”一词源自“逻各斯”,各门科学词尾“-logy”也源于此。
  • 历史沿革: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逍遥学派、西塞罗等对“逻辑”一词的使用与定义各异,直至近代才统一为“logic”等表述。逻辑学在明代传入中国,译名历经“名学”、“辩学”、“名辩学”、“理则学”、“论理学”等变迁,最终“逻辑”译名在20世纪30至40年代流行并通用。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1. 古希腊形式逻辑

  • 亚里士多德:逻辑之父,著作包括《工具论》等,构建了涵盖概念、范畴、命题、推理、论证、谬误及其反驳、思维基本规律的大逻辑框架,尤其以词项逻辑理论为核心。
  • 斯多亚学派:以论辩术和修辞学为主,提出以lekton(意义)为逻辑研究主题,构建了公理化命题逻辑推论系统,但历史影响有限。

2. 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 墨家学派:《墨经》代表作,研究“名”、“辞”、“说”、“辩”,提出多种命题类型及论式,逻辑学成就显著。

3. 古印度逻辑

  • 正理论与因明:源于辩论术,结合逻辑与认识论,包括古正理、新正理及古因明、新因明。以五支作法和三支作法为代表的推理形式及丰富的谬误论内容。

4. 逻辑学的现代发展

  • 分类体系:分为基本逻辑(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元逻辑、归纳逻辑)、应用逻辑(如模态逻辑、时态逻辑等)和广义逻辑(与数学、哲学、语言学等交叉领域)。

三、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论证

1. 推理

  • 定义:从前提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或形式,包含前提与结论。
  • 分类

    • 演绎推理:基于一般性原理和个别性例证,结论必然由前提推出。
    • 归纳推理:从个别性事实抽象出一般性原理,前提对结论提供或然性支持,可通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量化支持程度。

2. 论证

  • 构成要素:论题、论点、论据、论证方式。
  • 与推理的关系:简单论证等同于一个推理,复杂论证由一系列推理构成,但论证要求论据真实,而推理不要求前提真。

kimi:

逻辑学概述

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1. 古希腊词源

  • “逻辑”源自希腊词“逻各斯”(logos),具有多重含义:

    • 规律、原理、规则
    • 命题、说明、解释、论证
    • 理性、推理、推理能力
    • 尺度、关系、比例、比率
    • 价值、分量

2. 现代汉语含义

  • 客观事物的规律
  • 理论、观点
  • 思维的规律、规则
  •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1. 逻辑学的三大源泉

  • 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 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辑
    • 斯多亚学派的命题逻辑
  • 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 以名、辞、说、辩为主要研究对象
  • 古印度逻辑

    • 正理论和因明

2. 现代逻辑学的分类

  • 基本逻辑

    • 经典逻辑
    • 非经典逻辑
    • 元逻辑
    • 归纳逻辑
  • 应用逻辑

    • 模态逻辑
    • 时态逻辑
    • 道义逻辑
    • 认识论逻辑
    • 条件句逻辑
    • 命令句逻辑
    • 优先逻辑
    • 行动逻辑
    • 存在逻辑
    • 莱斯涅夫斯基本体论
    • 部分和整体逻辑
    • 拓扑逻辑
    • 对话逻辑
  • 广义逻辑

    • 逻辑和数学的交叉
    • 逻辑和哲学的交叉
    • 逻辑与语言学的交叉
    • 逻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三、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论证

1. 推理

  • 定义:从已知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
  • 类型:

    • 演绎推理:必然性推理,从一般到个别
    • 归纳推理:或然性推理,从个别到一般

2. 论证

  • 定义:用理由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
  • 结构:论题、论点、论据、论证方式
  • 要求:论据必须真实
发表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