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
「递火点鞭」
「火上浇油」
穿针引线最好理解
捧哏嘛,基本工作就是起承转合
瞅准时机为对方垫话
让对方有继续交流的意愿
捧哏的垫话方式大概分为
「赞」、「疑」、「惊」、「吐」四招
前面的「赞」「疑」「惊」最好理解
像表示赞同的时候
有“对”“没错”“可不是嘛”“那当然了”
表示疑问的时候
有“啊”“像话吗”“没听说过”“多新鲜呐”
表示惊讶的时候
有“嘿”“嚯”“好家伙”“哎呦喂”
如今的年轻人最应该学习赞、疑、惊
因为很多人和别人聊天的时候
往往只会“嗯嗯”“哦哦”
几个来回就会让对方
失去继续交流的欲望
尤其是和年长的人聊天的时候
一有不慎还会落个
“不尊重长辈”的坏名声
而学会赞、疑、惊
可就不一样了
这花样百出的连词就是助燃剂啊
但「穿针引线」最精髓的一招
在于「吐」
捧哏的吐是一个过程
好像吃杏,没吃之前觉得是甜的
吃到嘴里一咂摸,发现是酸的
赶紧吐出来
这么一来一回
最适合用于摸鱼型聊天
设想一下
你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
女朋友问你
她新买的衣服好不好看
你回答好看
她问晚上吃鱼好不好
你回答好啊
女朋友又问你
不如你跟游戏过日子吧好不好
这时候
顺势而出的一句“好啊……那可不行!”
就给聊天增加了许多趣味性
(当然效果视不同女友而不同
谨慎模仿,后果自负…)
捧哏式的第二式是「递火点鞭」
简单来说
这一层的目的就是适当插话
用得好了还有救场的奇效
在郎鹤炎为张鹤伦捧哏的
哈尔滨相声专场上
张鹤伦先是抛出了梗:
在东北别人问你瞅啥,你不能回瞅你咋地
这么回答的不超过三句话全住院了
应该回:“我瞅你像我爸爸”
没曾想在抛梗之后
台下的观众兴奋了
嚷了一句:“你瞅啥!”
张鹤伦瞬间笑场
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应答
此时体现郎鹤炎捧哏功力的一幕出现了
捧哏道:“我瞅你像他爸爸”
不仅为张鹤伦缓解了尴尬
还成功逗乐了现场观众
递火点鞭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
尤其是在同学聚会上
有家室的同学
总会热情地关心单身汪们的感情问题
这时候正面硬扛不是上策
你可以选择把话题引到他家孩子
适时垫上一句:“您家孩子可不一般呐”
立马会将对方的火力
引到炫耀孩子上面
此时若再顺带用上赞、疑、吐、惊四招
那么结果绝对是皆大欢喜
他得到了满足,你也收获了清净
捧哏的最好境界
在于看似自己是个配角
却实为控制交流节奏的主宰
并且能够在合适的时候给予耀眼一击
被粉丝们戏称为相声皇后的于谦老师
就将火上浇油练就到登堂入室的地步
2016年的某场相声演出
郭德纲收到粉丝送的一朵太阳花
顺势递给一旁的于谦老师
嘴上还不忘占便宜
“来,于老师,给您的菊花”
于谦老师反应也是神速
立刻回应道
“(花上面写的)郭老师笑口常开啊”
暗指于谦的菊花等于郭德纲的嘴
这里便是捧哏高阶技巧
「火烧浇油」的用法
看到这里,各位明白了吧
交流并不需要一味地迎合
适当的反击
有时更能促进双方的情谊
在现实生活中
火上浇油最适合应付那种
事儿妈型死党
比如你的某位死党
天天吐槽自己女票不好,想分手
而你也知道ta只是说说而已
不会真的分手
那么你就可以不采取以往的迎合型应付
选择火上浇油,和死党对着干
别担心这样会惹怒死党
好友间的吐槽
有时候只需要你倾听
你说什么ta都不会听进去的…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
一般情况下
相声里往往是晚辈逗,长辈捧
/相声艺术家杨少华与儿子杨议同台表演/
这是因为相声行当里
老师或长辈怕学艺的年轻人
说不好,出纰漏
于是在一旁捧着点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
当你们在摸鱼式社交里捧哏的时候
你们的地位可就不一般咯